少子化救星? 「線上看護平台」讓長輩看護更輕鬆

2025/03/04
少子化的年代下,當家中長輩突然跌倒、生病,子女抽不出身該怎麼辦?偶爾臨時請一、兩次也許還應付得來,但如果遇到住院或者需要日、夜長時間陪伴的情況,不見得人人都能就近照顧,現在有越來越多平台推出線上服務,類似「看護界的Uber」,讓家屬透過網路媒合「照顧者」到府服務,除了可以了解照護者的背景與專業,也能申請物理治療師、營養師、心理諮商師等等,「一站式」替民眾解決燃眉之急,只是專家也提醒,透過線上媒合,恐怕藏有部分疑慮,一起來看。
明明兒子就在眼前,但媽媽卻認不得,這恐怕是不少失智症患者照顧者們每天都會遇到的日常,如果平時有家人陪,起碼還能留意患者的狀況,但假如子女抽不出身...,家庭照顧者黃小姐說:「照服員是我們的貴人,有他們我們才能喘一口氣。」
照服員的出現,讓家屬的壓力減輕不少,但可不是人人都能有看護幫忙,依照我國流程,想申請外籍看護必須要經過3關,醫院、長照科到勞動部,審核評估認定後才能聘僱外籍看護,假如遇到長輩突然跌倒需要就醫,或是家人臨時生病住院,這時該怎麼辦,幾乎成了少子化的年代下人人都會遇到的課題。
華視主播張馨文說:「狀況很緊急,想在第一時間找人幫忙,但偏偏親朋好友都沒空,現在出現的新選項,有許多業者推出『線上媒合平台』,協助家屬解決燃眉之急。」
點進申請平台,輸入需要照顧長輩的基本資料,目前的疾病狀況,行動能力跟是否有管路治療,接著勾選需要協助的部分,像是是否要幫忙洗澡用餐,還是就醫出去跑腿等等,最後就能在平台上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照護員,以這家業者為例,你可以選擇短期看護,最短3小時,每小時費用最低250元,其他業者依據不同地區也有350元到410元不等,也可以選長期服務,一天8、10、12或者24小時的服務,價錢隨你挑選。
主打的是短期照護,在最短時間內幫你找到適合的人力,根據統計我國的「照顧需求」,從2017年的55萬,2026年將增加到77萬,不只照顧年長的長輩,有些生病出車禍受傷,或是孕婦需要幫忙,都曾經透過平台申請。
在照顧長輩的同時,也警惕自己把身體顧好,才能減輕子女負擔,同一時間,也替想要二度就業的民眾提供不一樣的工作類型,線上媒合A平台負責人龔文凱說:「醫學發達還有2、30年活,這些人假如能加入共享平台,可以解決人力缺工的問題。」
不只一般的照服員,還能申請中醫師牙醫到宅,線上諮詢護理人員還能找教練到家裡陪長輩運動,如果這些服務還不夠,也有業者幫你媒合物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師,還有專業營養師等等到府服務。
主打價格公開透明,也讓家屬自行選擇適合病患的照顧者,只是也有學者提醒,這當中恐怕藏有一些隱憂,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塗心寧說:「可能要注意有的平台,照服員協助者放上去,供消費者選擇,很多公開資訊可能會觸及個人資料法的規定,平台上照服員的溝通技巧態度,這個通常沒有辦法,從平台中可以馬上知道的,只有消費者使用了,才知道照顧者,它的真正的態度技巧如何,平台上可以多做說明,讓消費者更加知道。」
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,健康就醫到病者的心情,作為兒女不見得能面面俱到,分身乏術之下,善用照護資源釋放壓力,讓家屬不必單打獨鬥,感到無助。
明明兒子就在眼前,但媽媽卻認不得,這恐怕是不少失智症患者照顧者們每天都會遇到的日常,如果平時有家人陪,起碼還能留意患者的狀況,但假如子女抽不出身...,家庭照顧者黃小姐說:「照服員是我們的貴人,有他們我們才能喘一口氣。」
照服員的出現,讓家屬的壓力減輕不少,但可不是人人都能有看護幫忙,依照我國流程,想申請外籍看護必須要經過3關,醫院、長照科到勞動部,審核評估認定後才能聘僱外籍看護,假如遇到長輩突然跌倒需要就醫,或是家人臨時生病住院,這時該怎麼辦,幾乎成了少子化的年代下人人都會遇到的課題。
華視主播張馨文說:「狀況很緊急,想在第一時間找人幫忙,但偏偏親朋好友都沒空,現在出現的新選項,有許多業者推出『線上媒合平台』,協助家屬解決燃眉之急。」
點進申請平台,輸入需要照顧長輩的基本資料,目前的疾病狀況,行動能力跟是否有管路治療,接著勾選需要協助的部分,像是是否要幫忙洗澡用餐,還是就醫出去跑腿等等,最後就能在平台上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照護員,以這家業者為例,你可以選擇短期看護,最短3小時,每小時費用最低250元,其他業者依據不同地區也有350元到410元不等,也可以選長期服務,一天8、10、12或者24小時的服務,價錢隨你挑選。
主打的是短期照護,在最短時間內幫你找到適合的人力,根據統計我國的「照顧需求」,從2017年的55萬,2026年將增加到77萬,不只照顧年長的長輩,有些生病出車禍受傷,或是孕婦需要幫忙,都曾經透過平台申請。
在照顧長輩的同時,也警惕自己把身體顧好,才能減輕子女負擔,同一時間,也替想要二度就業的民眾提供不一樣的工作類型,線上媒合A平台負責人龔文凱說:「醫學發達還有2、30年活,這些人假如能加入共享平台,可以解決人力缺工的問題。」
不只一般的照服員,還能申請中醫師牙醫到宅,線上諮詢護理人員還能找教練到家裡陪長輩運動,如果這些服務還不夠,也有業者幫你媒合物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師,還有專業營養師等等到府服務。
主打價格公開透明,也讓家屬自行選擇適合病患的照顧者,只是也有學者提醒,這當中恐怕藏有一些隱憂,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塗心寧說:「可能要注意有的平台,照服員協助者放上去,供消費者選擇,很多公開資訊可能會觸及個人資料法的規定,平台上照服員的溝通技巧態度,這個通常沒有辦法,從平台中可以馬上知道的,只有消費者使用了,才知道照顧者,它的真正的態度技巧如何,平台上可以多做說明,讓消費者更加知道。」
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,健康就醫到病者的心情,作為兒女不見得能面面俱到,分身乏術之下,善用照護資源釋放壓力,讓家屬不必單打獨鬥,感到無助。